【课程简介】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据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我们将对这两类产业的现行政策、发展目标和现有成果进行分析及实践,以期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更加蓬勃。
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于一体,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为助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焦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趋势。
【招生对象】
机器人、智能制造行业领军企业高管;医药、医疗及大健康行业领军企业高管;各通用航空及无人机筹建企业及运营企业、通用航空及无人机产业园区管委会;咨询机构、金融机构、产业投资公司或私募股权基金高管;律师,以及计划从事机器人产业、低空经济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
【报名条件】
大专学历且 5 年以上工作经验,担任管理工作者。
【课程特色】
挑战最强大脑 引领最佳实践 共享最新成果 对接最优商脉
【课程设置】
(一) Ai应用与发展
1.Ai图谱和行业发展分析
2.Ai大数据的行业应用案例
3.Ai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
4.Ai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5.Ai在金融、消费领域的应用
6.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二) 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与前景
2.人形机器人法律与伦理思考
3.人形机器人商业规划和投资决策
4.人形机器人技术与AI融合智能化
5.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与实践案例
6.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赋能与实践案例剖析
(三)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发展潜力
1. 市场规模和短中长期规模预测
2. 增长动力和制约因素及战略规划
3. 风险投资与投资机会及策略和建议
(四) 低空经济运营管理
1. 低空经济运营模式与策略
2. 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和飞行器运营管理
3. 低空经济安全管理及运营数据分析与决策
(五)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应用
1. Ai智慧网联与五网融合
2. 低空经济产业链与协同发展
3. 低空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
4. A低空经济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拟邀师资】
向锦武:中国工程院 院士
程承旗:北大工学院 教授
席建忠:北大未来技术学院 教授
罗定生:北大智能科学系 副教授
沈映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王启宁:北大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 教授
孙富春:清华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心 主任
刘益彰:北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副主任
【课程学制】
共7天(面授+标杆考察)
【课程费用】
19800元/人,其中包括培训费、讲义费等。
(学习期间食宿及差旅费用等其他相关杂费学员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