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事技术研究所所长
现代电力研究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席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评价协会特聘专员
男,1963年5月出生,籍贯江苏宜兴,管理学博士,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荣誉
余顺坤教授长期负责人力资源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是“电力部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校科技先进个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MBA优秀教师”、“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担任职务
余顺坤教授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北京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经济系、浙江大学经济系教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评价协会、北京市大型企业人事经理协会特聘专家。
余顺坤教授学术成果丰富,先后在《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曾承担《国家电网公司领导人员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本部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研究》、《粤电集团沙角A电厂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研究》等纵横向课题60余项。
余顺坤教授的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设计;薪酬制度设计与研究;绩效体系优化与设计研究;组织与业务流程优化设计;劳动关系与劳动政策法规研究。
代表论文
余顺坤,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14(1).[一级学报]
余顺坤,袁家海,基于多AGENT系统的电力合约市场协商平台框架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14(2). [一级学报]
余顺坤,袁家海,何永贵.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管理咨询评价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vol.13专辑:23-26.
余顺坤,吴轶群.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民营企业“两级三维”绩效矩阵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第3期
袁家海,余顺坤.电力企业如何建立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社会科学及教育研究专集,150-153.
余顺坤.基于团队的企业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构建思路.中国人才,2005年第10期.
余顺坤.工作分析为什么中看不中用.中国人才,2006年第2期.
余顺坤,袁家海.在电力企业推行高层次人才职务年功工资制的探讨.现代电力,2004,21(5):55-57.
熊敏鹏,余顺坤,廖辉.在转型国有企业建立职务年功工资制度的探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3期:37-39.
余恩海,余顺坤.关于中国城镇化战略问题的思考.经济纵横,2005年6月上半月:15-17.
余恩海,余顺坤.论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39-40.
余顺坤,刘琳.培训实践与HR管理研究的整合与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第1期(总第82期):78-81.
教授语录
管理的问题表面看是人的问题,但深层次看是企业管理标准流程问题。
明确谁‘牵头——承担——配合’,明确流程职责划分。
把领导的“想法”一分为二,认清领导的愿景。
好机构的标准分为两点:一是推动公司业务;二是利于公司管控提升。
打造一流的管理平台分为三点:一是清晰的目标;二是科学的管控模式;三是高效的管理机构。
中国企业应该运用中国人的哲学去管理人力资源。
研究工作。近几年以电力系统为基本平台,逐步拓展到中海油、航天、制造业、中核、金融、保险等行业,涵盖国企、事业单位(研究所)、民营企业,先后承担了80多项企事业单位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