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 访问学者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教授
侯杨方,男,1970年5月10日生,江苏泗阳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复旦大学生态环境人文社科领导小组联合组长。
人物生平
侯杨方,男,1970年5月10日生,江苏泗阳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态环境人文社科领导小组联合组长。曾任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文部省直属大学共同利用机构,京都)客员副教授(1999年8月1日-2000年7月31日);1998年1月迄今,被选为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盟(IUSSP)的会员;2004年至2005年,获哈佛-燕京基金会支持,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一年。研究领域为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国经济史、中国历史人口学(明清时期的微观历史人口学和20世纪上半期的宏观历史人口学)、清朝人口、人丁及其制度,清朝政区。
1988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92年7月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2年9月为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樊树志教授;1995年2月直接转入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导师彭希哲、葛剑雄教授,1997年10月获复旦大学经济博士学位。1997年8月,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讲师;1999年5月为副教授;2006年4月为教授,2008年2月为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1、建立世界上第一套中国历史人口数据库,明以后以县为单位,将这些人口数据(男、女人数、年龄结构、生育、死亡等要素)直观地反映在中国历史GIS系统上,形成一个集数据库和电子地图为一体的平台,供学者们使用,并提供下载数据的服务。在此基础上完成《中国历史人口地理》一书(已经完稿)。
2、以《清史·人口志》项目为契机,搜集清朝人口的原始档案资料(主要收藏于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恢复清朝人口汇报制度的原貌,建立清朝人口数据库,撰写新的著作《清代人口史》。
3、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公共卫生制度和医疗体制研究。
4、清代的政区研究,认为清代的"省"并非正式政区,而只是通称,"分省"和"十八省"是一种层累的虚构(论文即出)。
科研项目
1、作为主持人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驿站演变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口地理数据库》、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宫档案与人丁编审、民数汇报研究》、教育部985重点基地项目、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以及日本笹川和平基金会"中国地区间经济-人口发展不平衡"等项目,参与过EurAsian Project on Population and Family History等项目。
2、2004年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 《中国人口数据库》
3、2005年参与国家《清史·人口志》,承担"考异"工作
4、2006年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基金 《中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5、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985基金 《20世纪中国人口数据库》
6、2006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国人口数据库 1368-2000》
7、2007年获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宫档案与人丁编审、民数汇报研究》
8、201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驿站演变研究》
科研成果与奖励
1、论文《长江中下游地区米谷长途贸易:1912-1937》,获1996-1997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经济学);论文《宣统年间的人口调查》,获1999年上海历史学会优秀成果奖;参与的《中国人口史》获2004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历史学一等奖、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2、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CHGIS国庆六十周年大展项目组(葛剑雄、侯杨方、张晓虹等)获得复旦大学第八届校长奖。
3、2007年上海市曙光学者。
4、建立《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精确复原帕米尔丝绸之路。